二〇〇四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王中丙
各位代表:
我代表花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新一届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工作部署,坚持“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发展思路,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抓住机遇,奋发进取,经受住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花都区生产总值达到2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11亿元,增长9.07%;实现税收总额41.97亿元(含海关关税14.11亿元),增长43.78%;完成外贸出口3.87亿美元,增长14.2%,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出口任务;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52亿元,增长58.1%,总量跃居全市第四位,增幅名列全市第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1.08亿元,增长19.78%。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836元和6560元,增长18.21%和3.06%。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在八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去年,我区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兴区”发展战略,强化了工业经济对财政增长的龙头作用,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09.2亿元,增长24.16%,工业增加值134.88亿元,增长19.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6.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3.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8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14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聚集力进一步增强。 汽车、皮革皮具、金银首饰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壮大全区经济总量、增加出口、带动群众致富的龙头。去年花都汽车城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成为全省目前唯一的汽车产业基地,并被纳入全省工业发展总体布局。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在我区正式成立,全年生产汽车66134辆,实现产值114.8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55%,交纳税金16.5亿元(含关税),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9.31%。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皮具之都”的影响力,促进了皮革皮具业加快发展,皮革皮具业实现产值45亿元。金银首饰加工业增长强劲,实现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430%。
——一、三产业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花卉、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21亿元。积极采取调减税等措施,克服非典不利影响,扶持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餐饮、旅业、娱乐业稳中有升,汽车、住房、通信产品销售不断攀高,拉动消费升温。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4亿元,增长12.5%。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面对非典严峻考验和激烈的区域竞争,全区上下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区镇两级共组织境外招商42批,接待外商87批1242人次。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新措施新办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改进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新项目大幅增加。全区新批企业897个,投资总额47.13亿元,增长分别为21.22%和27.78%。二是利用外资继续高速增长。全区新批外资项目107个,增长59.7%;合同利用外资2.78亿美元,增长30.96%;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增长66.8%,增长率全市第一。三是大项目增多。引进投资额超500万美元的项目11个,比上年增加4个;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家落户花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东风乘用车公司、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日立优喜雅公司、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大项目落户花都,越堡水泥厂开工建设,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和美国联邦快递确定落户花都,为我区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外商投资来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我区的直接投资明显增加,在新批合同外资中的比重达到42%。五是行业招商、园区招商成效显著。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42家,总投资超过2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已达5家,汽车产业基地引进项目32个。皮革皮具行业引进企业48家。金银首饰企业从无到有,短短两年时间累计引进50家。六是对内招商取得成效,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293户,新增注册资金9277万元,累计个体工商户达到17866户,注册资金达到2.6亿元;新发展私营企业738家,新增注册资金3.96亿元,全区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23户,注册资金22.49亿元,分别增长30%和50%。12月份,市政府在我区召开了利用外资工作现场会,对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宜居宜商环境更加优越。 重视抓好规划工作,组织开展了重要产业园区的规划工作,拉开了狮岭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序幕。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实施民心工程为重点,完成了一批市政道路的改造,镜湖大道、风神大道已建成通车,梯面镇至西坑村的道路扩建改造工程按时完成,凤凰中路、凤凰南路、雅瑶中路的建设工程和打通“断头路”的工作正抓紧推进,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完成了田美河的整治工程。建成花果山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并在广州市城市景观工程考评中获得第三名。行政村村村通水、通有线电视工程顺利完成。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举办了四场“城市管理论坛”,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加大了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开通了城市建设管理区长专线电话,解决了许多有关城市卫生、环境治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民投诉办结率达到94.35%,满意率达到89.67%,市容面貌明显改善。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群众对我区环境卫生的满意率为全市最高。在去年市创建文明城区综合考评中,我区的城市环境管理在全市各区中并列第一。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程,狠抓工业污染源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整治关闭泥石场工作,梯面镇剩余的87个泥石场已全部关闭。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去年,我区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区、体育强区、文化先进区、卫生城区工作。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有两个科技项目分别获得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我区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省大专上线率连续11年名列广州原四个县级市首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立了以博士、硕士和高级人才为主要会员的花都海豚俱乐部,区人才市场为社会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称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药品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了防非典斗争胜利,我区成为广州市唯一没有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例的行政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场文化方兴未艾,我区被确定为2004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年终总决赛的举办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完成了市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的飞行抽查和年终考核。重视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574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创造性地做好了军转干部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审计、统计、物价、编制、外事、侨务、台务、口岸、武装、气象、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秩序稳定。 去年,我区继续贯彻“依法治区”方针,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了社会稳定和谐。坚持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65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称号。强化了行政监察工作,加大了政府采购力度和反腐倡廉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317件(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案件的防范打击力度,刑事发案率比上年下降1.7%,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据权威部门调查,群众对我区社会治安好转的认可率和在我区工作生活的安全感均排在全市各区(市)首位。开展了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在内的安全生产十项专项整治,进一步促进了我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农资、食品、汽配、建材等专项整治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和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重拳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维护了广大群众利益和我区的良好形象。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按照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了部分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加强区政府投资服务中心和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实施网上并联审批、企业网上年检,整合区政府网络资源,重新组建了区信息中心,全面推行网上办公,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工作效能。推广区公安分局办证大厅的经验,实行“阳光行政”,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深入开展行风(机关作风)评议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年,是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推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知难而上、迎难而进、齐心协力、勇于开拓,展示了新时代的花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全区人民日益增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已经成为花都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作出积极贡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花单位、驻花部队官兵,向关心和支持花都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位代表,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在召唤着我们。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前进中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的经济总量仍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二是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仍比较突出;三是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市的功能、形象、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需要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力度还要不断加大。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安排
2004年我区发展形势继续看好,四大因素推动经济继续加速增长。一是汽车因素。东风乘用车公司整车生产能力扩大,汽车城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以及东风、日产继续扩大在花都投资,一批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工建设,将极大地增强汽车产业聚集力,汽车工业发展将出现新高潮。二是机场因素。广州新国际机场正式启用,美国联邦快递正式落户新机场,机场带动区的建设将正式启动,机场效应更加凸现,将带动物流业、高新科技产业等空港产业的发展,出现新一轮招商热潮。三是广州大都市因素。撤市变区,纳入广州总体发展规划,市的一些重要交通设施(机场、机场高速公路、西二环高速公路、轻铁等)在我区建设,广州中心城市辐射更加增强,不仅提升了花都区域形象,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四是人的因素。我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政府效率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宜居宜商环境、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地区形象和地位不断提升,“思发展、谋发展、谋大发展”成为人心所向,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大力支持,都成为我区加快发展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判断,2004年将又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年。我们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牢牢把握当前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花都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搞好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围绕“奋斗三五年,再造新花都”,把花都建设成为“活力时尚新城区,山水田园花之都”的目标,抓经济建设,促协调发展,推文明进步,突出抓好生产力骨干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城市化进程,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确保社会秩序稳定良好,确保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贯彻上述总体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贯彻“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方针,继续落实“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发展思路,打机场牌,推“汽车年”,积极实施大项目、大产业、大区域带动战略,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力加快花都经济发展。
贯彻上述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核心,突出抓好“四个切实做到”:即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到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切实做到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在全面建设花都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实做到调动和发挥区、镇两个积极性。
贯彻上述总体要求,全区人民必须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奋发的精神投身于建设花都、发展花都的波澜壮阔的滚滚热潮中。
2004年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花都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经济,增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
经济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竞争中,特别是在广州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我区要争得有利位置,使广州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朝着更有利于我区发展的方向调整,使我区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抓经济,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引进新的发展要素,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壮大花都经济发展实力。
抓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继续大力发展汽车、皮革皮具、金银首饰三大支柱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一是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要以“汽车年”为契机,以东风乘用车公司为龙头,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人气,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办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争取更多的汽车零部件大项目落户花都,延长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壮大我区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规模。加快推进东风乘用车公司15万辆生产线工程竣工投产和优尼冲压、日立优喜雅、万宝井等汽车零配件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乘用车研发中心做好选址和动工建设工作。二是加快皮革皮具业的发展。继续做大做旺狮岭皮革皮具城,不断发展壮大皮革皮具工业,抓好狮岭皮具品牌创建工作,积极筹备办好第四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把狮岭“中国皮具之都”建设好、发展好,不断扩大皮革皮具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三是积极扶持金银首饰加工业。加快推进台湾珠宝贸易城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引进金银首饰企业和台湾珠宝企业,使我区金银首饰加工业迅速壮大。同时,大力推进越堡水泥厂、碧桂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扶大扶优扶强”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扶持国光电子厂、星冠化工厂、莱合精密厂、宏昌胶粘带厂、永大不锈钢厂等优势企业争创名牌。
继续大力改善重点区域的招商环境。按现代化城市标准重点抓好汽车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力争三、五年内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使之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切实落实加快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的有关政策,不断拓展汽车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快落实省农行10亿元基础设施贷款,加快推进主干道建设及飞鹅岭公园、管委会办公大楼、生活配套区的规划建设,集中力量整治东风乘用车公司周边环境,使汽车产业基地成为能够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素质企业投资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加快园区资源整合,不断改善园区的招商环境,发挥各镇的比较优势,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特色产业群,做强搞活镇级经济。
加快发展空港经济和第三产业。以新机场正式启用为契机,积极发展空港经济。坚持以机场带动物流,物流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托新机场,继续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利用联邦快递落户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机场物流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广州北部国际物流中心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今年抓紧做好机场产业规划布局和引导,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高质量适度发展房地产业,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认真配合做好合和、碧桂园、祈福、雅居乐、新鸿基等知名企业在我区的投资开发工作。充分利用我区北部山水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好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搞好旅游基础设施,抓紧王子山森林公园规划和丫髻岭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王子山森林公园,使旅游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着力引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引入一批战略投资者,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的资金、技术、关键设备以及高科技人才。突出重点地区招商,主攻日韩,挖掘港澳,吸引台资,开拓欧美,不断优化吸收外资结构。着力抓好特大型项目的跟踪工作。坚决落实各项招商引资系列政策,对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区域和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三零”政策——政府土地“零收益”、行政管理“零费区”、政府服务“零距离”;实行“三优先”——政治优先、政策优先、政务优先:优先给予重大贡献的投资者政治待遇,优先给予投资者政策优惠,优先提供政务服务。坚持政府主导招商和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相结合,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招商相结合,园区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按国际惯例要求,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手段和方法。突出抓好产业链延伸性招商、园区群体性招商,实现合作一户、带动一片。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继续打好“民营牌”,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更多的创业者、民营企业家涌现出来。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认真抓好《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尽快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在政策上、政治上和服务上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重视和关心。对全区各类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只要符合产业政策,都扶持和鼓励其发展。鼓励民营企业探索新的机制、新的体制,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认真做好“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加速农村城市化为中心环节,以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为重要保障,坚持“以工兴农”、“以工富农”的方向,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出口。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动植物疫情防治工作,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好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狮岭省中心镇建设试点,促进全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巩固提高农村“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的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实施中青年村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对农民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民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创业精神。
(二)突出规划抓城建,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全面适应,局部提高”的方针,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规划为龙头,按照“拉开建设,规划先导,交通先行,生态优先”的思路,着眼长远,考虑未来,既兼顾近期建设,更考虑长远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布局。配合市做好花都片区发展规划和进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抓好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包括重点产业园区部分重要区域和地段的控规以及城市景观设计、道路网络、市政管线、商贸网点、旅游产业等专项规划。按照现代城市的标准,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能量集合”的要求,坚持整体协调、合理布局、完善配套的原则,深化重点产业园区的规划,推动园区向规模化、城镇化发展,以园区承接新增量、培育新产业、营造新布局、增创新优势,促进城市化。
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申办亚运会为契机,积极配合,增加投入,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今年主要完成新街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迎宾大道改造工程、新都大道跨铁路高架桥工程和凤凰南路、凤凰中路、雅瑶中路、三东大道东延线建设工程以及花都广场到汽车城、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沿线的改造工程,启动天贵路从三东大道至平步大道的贯通工程,搞好风神大道延线和平步大道跨铁路桥规划设计,抓好汽车产业基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主动配合搞好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二期、西二环高速公路和50万伏输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开展新水厂的规划建设工作,解决全区发展用水问题。以加强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继续整治城区“六乱”和交通秩序,整治部分农村脏、乱、差问题,改变城乡面貌,完成广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下达给我区的任务。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治和监控工作,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全面实施“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工程,抓好造林绿化和对关闭的泥石场进行全面复绿以及淤塞河床的清淤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三)创新体制抓改革,努力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加快推进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和要求,抓住有利时机,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重点,大胆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
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推进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监管型、事务型向服务型、战略指导型、统筹协调型的转变。适应我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趋势,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使我们的思路、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事业单位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加强岗位管理为重点,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和高层次、特殊专业人才的准入机制、薪酬机制,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方式。进一步清理、取消与《行政许可法》相抵触的行政许可,规范审批流程,建立和完善审批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现行的项目立项、工商注册登记、项目报建等审批程序进行整合,以提高项目办理速度为目标,加快推进审批制向登记备案制、核准制和告知承诺制的转变,缩短审批时限。积极实施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审核制度,营造公开、公正、规范、便捷的行政环境。加快通关速度,对龙头企业实施“便捷通关”的措施,为重点企业提供“特殊快速通道”服务。
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细化城市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统筹、政府管理与社会化管理相结合的城市土地、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城市资源管理体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在公平竞争条件下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企业经营,有偿转让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城市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权。
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全面试行部门预算,完善转移支付及“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各项制度。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公共工程、财政资金和基金的管理,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积极研究和适应新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为全区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以人为本抓协调,增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合力。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强对优势产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扶持、协调和指导,继续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抓好狮岭镇省技术创新工业镇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建设,扶持以金大基因为龙头的花都科技生态产业、芙蓉博士新材料工业、擎天电器等特色科技产业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的推广应用,积极打造“数字花都”。
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人才高地建设,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管理规范化和人才流动合理化。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实施海内外人才集聚工程,努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推进人才评价的科学化、社会化,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做到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项目吸引人才。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按计划积极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各项工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实施“示范性高中建设工程”、“职业教育221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优化布局撤并弱小学校工程”及“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五项工程,按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原则,抓好等级学校创建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镇加快创建教育强镇。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优化教师队伍,启动“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积极推进文化先进区建设。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营造现代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镇级文化站和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镇级广播电视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光纤工程,不断提高有线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活跃以广场文化为龙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文化事业,充分挖掘我区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旧址和民间文化亮点,着力打造“文化花都”,大力促进文化与地区经济的融合。
加强公共卫生和体育事业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健康教育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好“周末卫生日”制度,加强防非典和禽流感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使创建体育强区工作扎实推进。
促进其它各项事业发展。落实计划生育齐抓共管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广泛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关心重视老龄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审计、统计、外事、侨务、台务、气象、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力争创造新的业绩。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诚信花都”为主题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虚心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好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五)关注民生抓保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企业发展,鼓励全区企业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尤其要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加快我区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辟就业门路,大力拓展社区就业,鼓励和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政策,加强就业、转业、转岗培训,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完善“三条保障线”工作。按照省、市的部署和“五统一”“六到位”要求,尽快做好我区社会保险基金全区统筹工作,建好各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力争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基本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促进社会保障基金的良性循环。加大城乡低保工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稳步开展我区医疗保险业务,今年开始实施我区的医疗保险。
加强社会救助帮困工作。加强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救济和救助,建立和完善标准定补、特殊救济、政策扶持、社会救助“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促进扶贫帮困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引导全社会力量开展互助帮困。
(六)突出服务抓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抓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统一办理、联合办理和集中办理制度,推行“一口清”制度、告知服务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一站式”服务。加强综合调控,切实提高政府在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引导力和控制力。
加强管理,改进作风,建设高效廉洁型政府。继续深入开展行风(机关作风)建设评议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建立健全行政部门绩效和部门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决策执行监督,确保政令畅通。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办公自动化水平和行政效率。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强化自律意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十不准”规定,实施行政效能告诫。拓宽政府采购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加强治安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网络建设,强化“打、防、控”一体化体系和社会稳定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扫黄打非”和禁毒工作,加大打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努力完成“禁毒03工程”任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和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问题,坚持依法管理,规范动拆迁、征地农民安置、企业转制等方面的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打假打私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的监管,加大对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推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塑造良好的地区信用,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开透明、高效诚信和低成本的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加大综合监管和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抓好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
各位代表,花都是广州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城区,全区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责任在肩,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区委的领导下,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开拓创新上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把民智民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为花都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